时下正值山东潍坊烟田管理关键期,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盛宴”正在这里上演,众多现代化、体系化、智能化的烟叶生产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田间管理全过程,让烟叶生产实现了新的升级与进步。
绿色防控,靶向防治病虫
近日,在临朐县寺头镇偏龙头村烟田里,临朐县局(分公司)寺头烟站技术员李本栋正带领专业队队员忙碌着。
“我们在烟田路边和田埂两侧种植向日葵,以此提高烟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李本栋介绍说。
在烟田周边栽种芝麻、向日葵和苜蓿等开花植物的做法被称作“田埂生态重塑技术”,这些植物可以形成烟草害虫的“诱集带”、天敌昆虫的“培育圃”,有效抑制并减轻害虫对烟田的危害。
“田埂生态重塑技术”是潍坊烟区体系化开展烟叶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潍坊市局(公司)结合烟叶生长全周期,系统集成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等绿色、无毒、高效的技术措施,构建起烟草全程化、立体化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以化学防控为主向绿色防控为主的转变。
专业队员向烟田投放烟蚜茧蜂。
规模化繁育应用烟草天敌昆虫是潍坊烟区实施烟草虫害靶向防治的重要手段。目前,潍坊市局(公司)建立了专业的烟草天敌昆虫繁育基地,实现了对蚜茧蜂、赤眼蜂、丽蚜小蜂和蠋蝽“三蜂一蝽”的规模化繁育和专业化应用。特别是针对烟青虫、棉铃虫等烟草食叶类害虫,潍坊市局(公司)研发构建了以“蠋蝽捕食幼虫+性诱捕杀成虫+赤眼蜂寄生卵”为核心的立体化防治技术,对蠋蝽的综合防效达到了80%以上。
水肥一体,供烟“吃饱喝好”
近日,走在昌乐县鄌郚镇卞家庄村的烟田里,最惹眼的除了一株株长势喜人的烟叶外,还有一根根整齐排列于田埂和烟垄间的黑色塑料管道。
“这些管道是烟站为我们统一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装置,今年烟株能不能‘吃饱喝好’全靠它了。”烟农张静介绍说。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是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潍坊市局(公司)结合烟区气候特点和烟叶工作实际,建立了水肥管理技术体系,完善了配套投入政策,全面推广了烟田水肥一体化技术。2024年,潍坊烟区应用水肥一体化比率达到95%以上,覆盖了全部适宜推广的烟田。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过滤和增压装置。
一套完整的烟田水肥一体化设备由供水工程、压力系统、过滤装置和各级管网等各部分组成。其中,压力系统是水肥一体化运行的关键,除利用天然水源与灌溉地块之间的地形高度差建设自压灌溉系统外,还需额外安装提供足够动力的压力泵站,确保将水肥顺利运送到烟田的每一株烟苗。
减工降本是水肥一体化的最大特点,在压力系统的作用下烟田实现了水与肥的自动化供给。在烤烟整个生育期内浇水施肥次数达到6次以上,水肥一体化设备替代人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亩均减少浇水施肥人工成本80元左右。
此外,水肥一体化达到了以水调肥、水肥耦合的效果,大幅提高了烟田水肥利用率,有助于推动烟叶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是实现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重要保证。与传统灌溉模式比,使用水肥一体化的烟田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1.2%、11.4%和20.9%。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好,再也不用一身水一脚泥地穿梭在烟田里浇水施肥了。使用水肥一体化的烟田烟株长势旺、整齐度好,上等烟比例也有了很大提高,亩均产值可以提高600多元。”张静高兴地说。
技术是烟叶质量提升和烟农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潍坊市局(公司)以培育“中棵烟”为方向,以技术革新为手段,不断强化创新,夯实基础,破解瓶颈,为烟区乡村建设、烟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