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饮用水市场现状及前景探析

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日常用水主要依赖于自来水系统。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来水水质问题逐渐凸显,不再能完全满足民众对健康、安全饮用水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人们对高品质饮用水的追求愈发强烈。"健康水"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在我国瓶装水市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健康饮用水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期,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预示着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01健康水概念分析


image.png


(一)什么是健康水


"健康水"这一概念最初由日本学者桥本教授提出,美国马丁·福克斯博士的著作《健康的水》中也提到健康水一词,尽管他们为健康水设定了若干标准,但并未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框架。李复兴教授在1999年的国际水与健康会议上发表的《论水与健康的统一》一文,对健康水进行了严谨而全面的科学定义:在满足人体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维持的基础上,长期饮用可以改善、增进人体生理功效和增强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水。


(二)健康水标准


美国著名健康饮水专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在《健康的水》中直接指出健康水的标准:


①含有一定量的硬度;


②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性总固体(TDS);


③偏硅酸含量要高;


④pH值偏碱性(7.0以上)。


2.在2005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上,李复兴教授发表了题为“健康饮用水质标准制定的时代要求和科学依据”的学术论文,他详细阐述了健康水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健康水标准》的草案。该草案不仅涵盖了饮用水的安全性要求,还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健康指标,李复兴教授提出的健康水应遵循的七项标准,不仅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未来健康水的研究和标准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①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


②水硬度(以CaCO3计)适中(30~200mg/L);


③人体所需矿物质含量适中,比例适宜;


④pH值呈中性或微碱性;


⑤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溶解氧≥6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


⑥水分子团小(半幅宽≤100Hz);


⑦水的营养生理功能(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氧化还原性)较强。


(三)与健康水概念有关的理论依据


“水为万化之源”,是生命的主要承载体系,可以说人体就是一个水人。人在未出生时就泡在羊水中,其中幼儿时期身体里水的饱和度最高,年轻时期人皮肤细腻也是因为人体水分充足。随着人体慢慢老去,脸上、身体上出现皱纹,则是因为水分的饱和度在逐渐降低。可以说从出生到逐渐老去,就是水分不断丢失的过程。虽然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所含水分比例不同,但无一例外都离不开水。


1.古人对水和健康相关的认识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古人对饮水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有着独到且深刻的见解。他们认识到,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更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媒介。诸如“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以及“水是百药之王”等智慧箴言,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在此书中水被视为五行之一,与木、火、土、金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要素。书中认为水具有寒凉的性质,可以化解火的热气,有清洁、滋润、润燥的作用;


被后人尊称“药神”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千金翼方》中提出“夫天生五行,水德最灵。”,赋予水以“水德最灵”的崇高地位,强调水在自然界中的神奇作用;

陆羽在《茶经》中论煮茶方法时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认为用山水是泡茶的最佳选择,而山水分为泉水、光涌翻腾之水和流于山谷停滞不泄的水。饮山水,石隙间流出的泉水为最佳;


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不同的病、不同的药方,应用不同的水煎煮、调制,可以说对水的应用至精至深;


汉末《名医别录》下品卷三中出现水用药的记载即:半天河,微寒。主治鬼疰,狂,邪气,恶毒”。“地浆:寒。主解中毒,烦闷”;


明代的《本草纲目》和《食物本草》更是对水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总结。《本草纲目》古代医学的巅峰之作,其中“水部”详细记载了共43种用水治病的方法。开篇写到“盖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而《食物本草》中详细记载了百余种水的药效,认为“天之生人,水谷以养之”。


2.现代与健康水有关的科学论证


①美国医学博士F·巴特曼的《水是最好的药》:F·巴特曼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了一个医学界的秘密——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书中介绍了喝水治病的基本认识,以及目前人类需要改变的认知模式、用药错误的根源、不同人生阶段的水调节,讲述了压力和抑郁、脱水与早期沉默补偿机制,论述了内啡肽、可的松、泌乳激素跟水的关系等内容。此书被誉为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发现,也被誉为“医学圣经”。


②马丁·福克斯博士的《健康的水》:此书中除了提到水的硬度、TDS、偏硅酸、pH值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分析研究了“加氯消毒法”对人体的伤害、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相互印证、以及脱盐水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等关于饮水与健康的内容。他用详实的资料进行了论证,列举了57条参考文献,其中第57条参考文献为美国医学博士F·巴特曼博士系列书籍《水是最好的药》。


③2022年3月21日,国际SCI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营养学前沿)发表了陆军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 Maintains Bone Health in Young Rats With Metabolic Acidosis(喝天然矿泉水有助于缓解幼鼠代谢性酸中毒并增强骨骼健康)”带来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对骨骼健康影响的新见解。


在这项研究中,舒为群教授团队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将60只3周龄的雌性幼鼠随机分为三组,在提供常规饮食的前提下,分别给予每组不同来源的饮用水:纯净水、富含碳酸氢盐的天然矿泉水以及富含硫酸盐的天然矿泉水。


研究结果表明,与饮用纯净水相比,饮用富含碳酸氢盐的天然矿泉水显著改善了青年大鼠的骨骼健康。这些积极的骨骼效应包括缓解代谢性酸中毒症状、维持骨矿物质密度、优化骨微观结构以及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饮用天然矿泉水能够对骨骼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提供了科学证据支持,而且为未来健康饮用水市场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支撑。


拿声小结


人离不开水,尤其是古代医学家们对饮水与健康提出的观点,是几千年古老文明中健康饮水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后人的饮水文化和养生之道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现代自然科学则为这种结论找到了科学依据。


02中国健康饮用水市场现状分析


image.png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大健康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是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第五波财富”。根据Frost Sullivan的数据,我国大健康产业在2019年已经达到81310亿元的规模,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更是突破10万亿元的大关。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前景一片向好,有望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截至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达到14.48万亿元。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姚军表示,预计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7.4万亿元,而到2030年,这个数字有望攀升至29.1万亿元。


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为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消费者需求特点


根据尼尔森2023年的消费者展望调研数据,高达89%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饮食选择上更加注重健康营养。这一趋势预示着,在未来两年内,预防保健、自我保养以及维护身心健康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同时,养生人群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统计数据显示,18至35岁的年轻人在养生人群中的占比已激增至83.7%,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年轻一代对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饮用水消费群体展现出了更高的掌控能力和自由度,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消费模式,更加热衷个性化的表达,场景化与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使得洞察用户需求、触达用户心智变得尤为关键。


(三)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健康水产品市场主要由国内外知名品牌共同竞争。这些品牌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新兴品牌也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营销手段迅速崭露头角。


例如2016年今麦郎开创熟水品类“凉白开”,是至今被行业膜拜的品类创新。从品类选择,到命名、设计,到产品故事,凉白开不仅是品类战略中佼佼者,还是熟水行业的代名词。在品类选择上,凉白开脱离了以往纯净水、矿泉水的范畴,引入熟水概念,熟水与市场存量产品产生明显的差异化,使得这一概念得以高调出场。如今,凉白开不仅持续引领熟水赛道,更代表中国健康饮水文化走出国门,被誉为“中国好水”。在2022年,凉白开销售额突破了30亿元。业内人士据此测算,凉白开销售额或已接近40亿元。而2023年新上市的“高偏硅酸矿泉水今矿”,更是将营销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03中国健康饮用水


产品市场发展机遇


image.png


(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健康水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2016年8月,中央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在会议中审议并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旨在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推动构建健康中国。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由于过去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来看,全民健康已上升成基本国策。


(二)消费升级“健康”“品质”成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CPI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0.1%;今年4月18日由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北京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解读》指出,随着消费趋势继续向追求理性体验转变,全市消费品市场在上年相对较快的回升反弹后,2024年恢复有所放缓,但消费升级趋势不变。


消费升级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机会和产业发展。回顾90年代初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后,家庭消费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这一消费升级浪潮不仅极大地促进了零售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升级一样也会通过需求端,提升供给端的快速发展,以及整体的经济效应,为健康水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第四餐”经济开启新蓝海


据统计,中国养生人群趋于年轻化群体。据中国商情网数据,2022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总体规模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健上升至7.75%。在这一背景下,养生产品的多样化、年轻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市场潮流。“第四餐”,这一新兴概念指的是一日三餐外科学的“营养补充剂”。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需求的日益深化,“第四餐”的消费市场正逐步向着产品种类和形态的多元化转变。健康饮用水不仅承载着健康的使命,更在天然性、便捷性、安全性以及经济实惠等方面,相比传统营养品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完美契合了当代年轻人追求“轻养生”的生活理念。


04中国健康饮用水产品


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


image.png


(一)市场监管不足


目前国内健康水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充斥着众多声称具有神奇功效的饮用水品牌,几乎所有的厂商在宣传时,都会围绕“小分子团”、“弱碱性”、“负电位”、“富含氧”以及“高溶解、高渗透”等概念进行营销,一些厂商甚至在宣传时夸大其词,将其描绘为能够治愈各种现代疾病的神奇饮品。实际上,许多营销人员非专业医生,却常常以专家的姿态误导消费者,这种行为引起了医学界和广大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尽管我国政府对健康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不足。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利润,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产品。同时,一些水企缺乏科研思维,未能深入挖掘水的健康价值,导致市场上充斥着虚假宣传和误导信息,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因此,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规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是推动健康饮用水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缺乏适用领域范围更广的权威性评价标准


我国有关健康水领域的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较多,但缺点是适用范围较小,仅能规范某企业或某地区的生产标准。而且,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数量过多,标准有差异,会造成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消费者信任度,不利于整个健康饮用水领域的发展。此外,有关健康饮用水的团标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有团标有T/BJWA 004—2022《低赫兹17O-NMR半高峰宽天然饮用水》、T/BJWA 009—2023《饮用天然低氘水》、T/CNHAW 0002-2017《饮用天然苏打水》等。国家标准有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等。国标和团标相对于企标地方标准,适用范围会更广,权威性也更强,其缺点是适用健康饮用水的类目较少。


拿声小结


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安全的、标准的健康饮用水的依据。同时,健康水这一领域的发展亟需更为规范、更具权威性的、适用领域范围更广的国家标准。


拿声结语:深入剖析中国健康饮用水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这一市场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潜力。对于行业内的巨头企业而言,他们各自的实力不容小觑,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市场细分和品类拓展,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以及如何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群体,成为了决定市场胜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