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产业是中国传统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白糖产业涌现一批如中粮糖业、南宁糖业、粤桂股份等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
从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来看,中粮糖业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均早于南宁糖业和粤桂股份,中粮糖业总部在新疆,南宁糖业和粤桂股份总部均在广西。
从中国制糖行业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制糖行业整体呈现集中化趋势提升、区域性明显等特点。其中,洋浦南华、光明食品、东亚糖业等企业为中国主要制糖企业;广西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中国主要产糖区。
从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由于中国食糖价格较低,加之中国制糖成本较高,导致行业整体盈利较低。近年来中国制糖行业持续出清,市场趋于集中,中小企业逐渐淘汰,大型企业占比在逐渐上升。
近年来糖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糖料生产向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产糖省区由“十五”初期的21个减少到15个。从区域结构看,主产糖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黑龙江、新疆六省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98%。通过区域结构调整,一是一些不宜发展糖料生产的地区逐步退出制糖行业,如宁夏、吉林、陕西、山西、甘肃、湖北等省区;二是一些老产区如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区的一些资产负债率高、亏损严重的糖厂实施了关闭破产;三是在广西、云南、广东湛江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重点产糖省区关闭破产规模小,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污染严重的糖厂,同时鼓励优势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
南方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北方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份。
2021-2022年中国产糖量前十制糖企业为洋浦南华、光明食品、东亚糖业、南宁糖业、湘桂糖业、中粮糖业、广东恒福、广西农垦糖业、广西东糖、广东广垦,其中有6家都来自广西。2022年,广西甘蔗的年产量以611.94万吨位居全国榜首,数据表明广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蔗糖生产大省。
1、重点制糖企业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十大糖业集团国产糖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广西洋浦南华、光明食品是国内最大两家的糖业集团,占比国内产量的25%,两家上市糖企南宁糖业和中粮糖业在国内产糖量排名分别为第4、6位,东亚糖业、博天糖业属外商控股。
2、制糖企业经营特点
①分布根植于糖料核心主产区
根据中国糖料种植的特点,生产企业分布根植于各糖料主产区。甘蔗糖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甜菜糖生产企业则分布于新疆、内蒙古及黑龙江等地。
②生产规模集团化
2000年,中国糖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120亿元资金关闭破产150家制糖企业。2003年底,国家再度出台措施:一是把制糖生产能力1050万吨压缩到818万吨,要求从2004年开始将制糖生产控制在750万吨之内;二是将制糖业列为国家控制总量和扭亏的重点行业,积极推进糖料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推广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制糖成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关闭14家糖精厂家中的9家,给国内制糖业腾出市场。
目前,全国产糖量超过10万吨的糖业集团已有20个,合计产糖超过700万吨,占全国产糖量的70%左右。从今往后,白糖产量的增长主要还将依靠政策扶持、制糖企业加大生产投入以及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③企业生产的白糖产品种类单一化
中国目前大部分制糖企业生产白糖以一步法为主,成品多为硫化糖,其中一级、二级硫化白砂糖占白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部分制糖企业拥有生产优级糖和精制糖的能力,仅有少数制糖企业拥有碳化糖及原糖的生产及加工能力,这就导致国内市场主要制糖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在市场饱和的时候容易出现白糖销售乏力。
④生产综合利用率水平高
甘蔗和甜菜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和生物能源,关联度极广,涉及农业、养殖业、能源工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工程、制药和日用化工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制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制糖产品和制糖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群。目前,广西部分制糖企业,如百色甘化、贵糖等企业,制糖副产品利润已超过其制糖利润。
以南宁糖业为例,公司的主营产品白砂糖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及生物工业。主要客户包括海天味业、加多宝、娃哈哈等需求量大、信誉好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和广西鼎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糖的专业经销商。
南宁糖业糖的销售仍维持经销商为主、终端为辅的经营模式,糖的销售为现货交易,价格随行就市,采取顺价销售方式,南宁糖业主要参考郑州白糖期货、南宁、柳州等主要食糖交易市场的现货价格、广西主要产糖集团的销售价格综合确定,同时针对市场变化灵活运用,采取与战略客户通力合作,保持重要客户良好关系,加强新客户的开发,以稳定市场份额。
“十四五”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糖业面临转型升级。在上游糖料种植领域,糖料种植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等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糖业生产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在制糖工业领域,中国制糖工业加工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5G、物联网等技术将有助于产业智慧化、数字化升级,糖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1、中粮糖业
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国内A股上市的糖业龙头公司,是中粮集团食糖业务专业化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总部位于新疆昌吉,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外制糖、食糖进口、港口炼糖、国内食糖销售及贸易、食糖仓储及物流、番茄加工。中粮糖业食糖业务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善的产业布局,全产业链增值能力位于行业前列。
公司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善的食糖产业布局,在国内拥有13家制糖企业和2家精炼糖企业,其中,甘蔗制糖领域有5家企业,甜菜制糖领域有8家企业,与此同时,中粮糖业在海外还拥有澳大利亚Tully制糖企业。
中粮糖业龙头优势明显,近年来中粮糖业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据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粮糖业总资产已达243.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91亿元;营业总收入已完成193.6亿元;归属净利润完成7.57亿元。
2、南宁糖业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糖企始建于1956年,1996年7月组建成立“南宁统一糖业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5月改制上市,并更名为“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11)。公司主要从事机制糖、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日处理甘蔗4.5万吨、年产机制糖65万吨的生产能力。现有制糖企业5家、非糖主要子公司7家,员工3800多人,是以制糖为主业、发展多种经营的大型企业。
公司旗下拥有“明阳”牌、“云鸥”牌、“古府”牌、“大明山”牌、“环天”牌五个白砂糖品牌。以“明阳”牌、“云鸥”牌白砂糖为主导产品,分别采用亚法、碳法工艺生产。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海天味业、加多宝、娃哈哈等需求量大、信誉好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和鼎华股份等大型糖类专业经销商。
近年来南宁糖业总资产、营业总收入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据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南宁糖业总资产已达65.1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28.3亿元;截至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已完成21.23亿元;归属净利润完成1.86亿元。南宁糖业营业收入以自产糖为主,占比为75.59%,加工糖、纸制品和物流仓储为辅,其中自产糖的毛利率为11.97%。
3、粤桂股份
广西粤桂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桂股份”)是国内制糖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是中国最大的制糖综合生产企业之一,经营范围包括机制糖(白砂糖、赤砂糖)的生产和销售,纸浆和机制纸(文化纸、生活用纸原纸)的生产和销售,硫铁矿的开采、加工、销售,硫酸、试剂酸(精制硫酸)、铁矿粉(硫铁矿烧渣)和磷肥(普通过磷酸钙)的生产和销售,同时,继续开展食糖贸易业务等。公司生产的“桂花”牌白砂糖质量优良、历年位于全国前茅,知名度高。
公司制糖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1.2万吨,年甘蔗入榨量为130万吨,对地方甘蔗农业依赖性大。公司所在蔗区糖料蔗产业优势逐步缩小,公司的原料蔗来源面临较大压力。
4、重点糖企对比
从食糖产品来看,中粮糖业食糖产品主要包括原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精幼砂糖、红糖及糖加工副产品颗粒粕、糖蜜等。南宁糖业食糖产品主要包括白砂糖。粤桂股份食糖产品主要包括白砂糖、赤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