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底色 绿色低碳释放新动能

image.png

绿色化、智能化印刷工厂为图书生产“保驾护航”


image.png

第三十一届书博会绿色创意印刷展集中展示行业新技术、新产品


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当有关键之为。今年以来,印刷业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印刷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随着绿色低碳、减污降碳等理念深入人心,全行业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实现产业链和生态圈的低碳发展。


方向指引,统筹推进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成为常态”“绿色技术材料等新动能持续增强”“推广使用绿色环保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印刷服务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推动企业创品牌、提品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以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的指引下,行业协作持续深化,保障措施不断加强。产业链全面绿色化转型的推进,让绿色低碳发展前景可期。


今年7月27日至28日,以“塑造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大会聚焦提升印刷业现代化水平,剑指加快构建优质产能供给、技术先进安全、绿色融合开放的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大会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有关政策文件举措,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绿色化发展的有效路径。8月,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官网公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绿色化发展奖励项目入选企业名单,47家印刷企业入选。“从2022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拿出800万元奖励优秀印刷企业。”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将累计投入4000万元专项支持出版物印刷企业绿色化发展。


四川注重发挥印刷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奖优、扶强、壮产业”差异化激励举措,引导企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华表示,四川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落实配套措施等完善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四川省印刷业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湖南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调节机制,推动印刷业朝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迈进。湖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易宇介绍,湖南加快推进绿色印刷企业创建工作,全省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数量达72家,绿色印刷出版物种类达2010种,CTP装机总量达385台,中小学教材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绿色印刷认证企业总营业收入达91.2亿元。


一系列有的放矢的产业标准,也让印刷企业减污降碳有据可依。1月1日起,国家标准《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始实施,引导印刷工业企业采用源头、过程及末端治理措施降低有机废气排放,推动行业绿色化发展。8月,印刷行业首个“双碳”国家标准《印刷机械 油墨干燥及固化装置能效评价方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系列组合拳统筹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取得成效。


科技赋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为重要。作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贡献者,印刷行业先行先试,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技术不断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链不断延展,绿色化发展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


在今年7月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盛大启幕之际,由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和山东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印刷主题展集合众多新技术新成果,驱动印刷业绿色发展。记者注意到,纸张薄如蝉翼的《词源》、用丝网印刷替代珐琅工艺的瓷器、北京冬奥会上首次实现的盲文印刷技术都备受关注。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迎新向记者介绍:“绿色印刷盲文技术变革了传统金属版冲压的盲文出版方式,使用纳米油墨进行印刷,不仅可以随意调节盲文大小,还能实现明盲混排,为北京冬残奥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期,以“新印刷、新功能,服务出版新发展”为主题的绿色创意印刷展区开展,汇集了如鹤山雅图仕、北京盛通印刷、南京爱德等近30家业内顶尖企业。“今年4月,爱德印刷完成研发攻关,率先实现19克超薄纸图书印装,获得大数量级订单。”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向记者介绍,成就“爱德质量”的基础,正是爱德印刷独有的创新技术。爱德印刷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让薄纸技术普及应用到更多的产品中。


一年来,各地印刷企业从绿色精细化管理覆盖印刷全流程,到加大投入、更新设备,不断打造现代化的绿色低碳企业。


山东新华智能低碳印刷基地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一期投资2.7亿元,新建4.6万平方米的联合车间和智能立体仓库,将物联网及信息化技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融入生产管理和运营决策全过程。山东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刚介绍,既要保证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又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将山东新华印务打造成中国北方智能低碳印刷高地、带动山东省印刷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通过节能减排,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环保与效益共赢。”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伟表示,东莞金杯积极参与企业碳排放排查清算,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减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不断改进创新,加强生产能耗的控制。


万物可为墨,世界皆可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宋延林和苏萌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的生物检测芯片,通过简单的印刷制备即可得到具有高特异性的生物检测芯片,可广泛用于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