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开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来源于《特种设备目录》
一、2023年全球起重机十大品牌。
数据来源:英国KHL集团、MBL制造业品牌库整理。
二、起重设备设备十大品牌介绍。
1. Liebherr
利勃海尔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建筑机械和冰箱制造。公司由汉斯·利勃海尔创立,最初专注于塔式起重机的生产,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建筑机械领域。利勃海尔塔式起重机系列涵盖了各种高质量塔式起重机,包括快速架设式、顶部回转式、变幅臂式和特殊用途起重机,以及移动式工程起重机,广泛用于全球各地。
利勃海尔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阶段:
1.早期创新与技术突破:
1949年,汉斯·利勃海尔在德国设计并建造了第一台便于装配及运输的塔式起重机TK 10,标志着利勃海尔的起点。
1959年,推出了第一台液压起重机-AK40,这是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移动式起重机之一。
2.国际扩张与市场渗透:
1958年,利勃海尔开始在欧洲和非洲扩张,随后在1960年代进入航空领域,并在197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分支机构。
197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路面移动起重机-LTM 1025,开拓了新的使用领域。
3.持续创新与产品多样化:
1980年代,利勃海尔在中东和亚洲扩张,新设公司于荷兰、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和新加坡等地。
1990年代,新一代掌门人威利·利勃海尔博士和伊索尔德·利勃海尔博士接管了家族生意,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国际影响力。
4.现代发展与全球领导地位:
2003年至2008年间,利勃海尔的销售收入显著提升,增长超过两倍。
2018年,利勃海尔集团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欧元大关,营业额达到105.51亿欧元,显示了其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3年,利勃海尔起重机械销售额达52.3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未来利勃海尔将加大在电动化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投入,推出一系列电动起重机和物料搬运设备;其次是位居全球起重机龙头,利勃海尔致力于开发环保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可持续燃料的设备,如生物燃料,以及零排放的电动起重机,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 Konecranes
科尼集团是全球知名的起重机制造商和起重机维修服务供应商。服务包括制造和加工工业、造船厂、港口和码头等众多工业领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起重机制造商和起重机维修服务供应商。
科尼集团发展历程如下:
1.早期发展:
1910年代,科尼集团的前身(通力)在芬兰成立,最初是一个电机维修厂。
1933年,开始生产电动桥式起重机。
2.国际化与技术创新:
1973年起,科尼开始国际化扩展,进入更多国际市场。
1936年,推出了第一个电动葫芦MT,提高了物料搬运的效率和安全性。
1950年代,推出了KN环链葫芦,适用于轻小型起重需求。
3.服务与支持:
1960年,设立了独立的起重机服务部门,标志着服务业务的重要里程碑。
1997年,在上海成立代表处,2002年科尼起重机(Konecranes)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4.全球扩展与业务多元化:
科尼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50个国家,拥有600个服务网点和18000名雇员。
产品涵盖工业起重机、轻型起重设备、核电起重机、港口起重机等多种类型。
5.并购与整合:
2017年,科尼集团完成了对特雷克斯物料搬运与港口解决方案部门的并购,进一步扩大了其业务范围和市场影响力。
2023年科尼集团起重机销售额超4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未来科尼集团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智能起重机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上;另外也计划跟随中国制造业的出海步伐,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挖掘起重设备的新需求。
3. Cargotec
Cargotec,作为全球知名的物流设备制造公司,旗下运营着三个主要品牌:Hiab、Kalmar和MacGregor,每个品牌在其各自的领域中已成为佼佼者。这些品牌共同构成了Cargotec强大的起重机产品线,服务于全球广泛的行业和应用场景。
Hiab:专注于生产卡车和森林机械的起重设备,如卡车后部的升降平台等,以其在起重设备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而闻名。
Kalmar:虽然近年来已停止大型港口起重机的制造,但其重型机械和自动化系统在物流领域有广泛应用,港口业务仅占其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MacGregor:成立于1929年,致力于提高陆地及海上运输效率,其海底起重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argotec的发展始于对起重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特别是在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方面。通过其子公司,Cargotec不仅在陆地运输设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海上运输和物流解决方案方面展现了其技术实力。
2023年7月1日,Cargotec将Kalmar独立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这一战略调整旨在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2024年11月,Cargotec成功出售麦基嘉。至此,Hiab将成为Cargotec旗下唯一的业务公司。
2023年Cargotec起重机销售额为33.7亿美元,全球第三。未来Cargotec将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Hiab的卡车和森林机械等起重设备的生产;其次是将增加全球生产线和销售网络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4. 徐工集团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一家以从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为主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等其它工程机械,核心产品有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压路机等。
徐工集团发展历程如下:
1.早期发展(1957-1989)
1957年,徐工试制出第一台塔式起重机,标志着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产业。
1960年,研发出中国首台10吨蒸汽压路机。
1963年,研发出中国首台5吨汽车起重机。
1978年改革开放后,徐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于197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QY16全液压汽车起重机。
2.集团组建与市场拓展(1989-2000)
1989年,徐工集团正式组建成立,成为行业首家集团公司。
1995年,徐工研发出亚洲最大160吨全地面起重机。
1996年,徐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3.技术创新与国际市场拓展(2000至今)
2002年,徐工研发出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QAY25全地面起重机。
2008年,国内首家推出500吨、400吨全路面起重机。
2012年,徐工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技术含量最高的XCA5000全地面起重机。
2013年,徐工自主研制的“全球第一吊”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首吊成功。
2018年,徐工集团“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2023年徐工集团起重机械全球销售额近30亿美元,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四。未来徐工集团计划在5-10年内加速其全球化步伐,通过国际合作、合资并购、技术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徐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其在全球起重机行业的竞争力,并使其成为推动中国起重机和吊装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核心力量。
5. 振华重工
振华重工成立于 1992 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装备制造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目前在上海和江苏拥有 6 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 20 余家海外分支机构,拥有约 20 艘 2.5万吨至 6.5 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可将大型产品整机运往全世界。目前,振华重工产品已进入全球 10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约 300 座港口,岸桥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 70%以上,连续 26 年全球第一。
振华重工发展历程如下:
1.初创与市场突破
振华重工成立于1992年,最初面临资金和人才短缺的挑战。公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集装箱起重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温哥华和迈阿密港的成功,为公司赢得了初步的成功和声誉。
2.技术创新与全球扩张
振华重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了能够处理更大集装箱的起重机,如双40起重机,这种创新显著提高了装卸效率并降低了故障率。此外,振华重工还加强了全球服务网络的建设,能够快速响应国际客户需求。
3.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通过持续的质量管理、客户服务和国际市场渗透,振华重工在全球港口机械市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公司不仅在价格上有竞争力,更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上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2023年振华重工起重机全球销售额29亿美元,位居中国第二,全球第五。未来振华重工将继续推动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智慧停车和海上风电安装,以保持其在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6.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及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涵盖18大类别、105个产品系列、636个型谱,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
中联重科发展历程如下:
1.初创与成长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詹纯新为首的团队在长沙创立了中联重科的前身,最初专注于混凝土机械的研发与生产。
1993年,中联重科成功推出了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HBT40,开始在市场上获得认可。
2000年,中联重科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6.37亿元,这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2.战略扩张与国际化(2001-2010年):
2001年,中联重科整体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并开始国际化经营。
2003年,中联重科通过收购浦沅集团,获得了其优质的起重机械资产,快速实现了产品多元化。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3.技术与产品创新阶段(2011年至今):
2010年,中联重科研发出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转塔机D5200-240。
2011年,中联重科买断了德国Jost公司的平头塔系列产品的全套技术,提升了公司在高端塔机市场的竞争力。
2013年,中联重科推出了全球首创的超吊动臂技术,并发布了全球最大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QAY2000。
2022年,中联重科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混合动力全地面起重机ZAT2200VE863,并在2023年实现了全球最大塔机R20000-720的下线。
2023年中联重科起重机销售额超25亿美元。未来将继续推动产品向电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利用其环保和高效的特点赢得广泛好评。另外将开发更大吨位和更小型化的全地面起重机,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7. Manitowoc Cranes
马尼托瓦克(Manitowoc)是全球起重机行业的领导者。其产品涵盖履带式起重机,移动式液压起重机,塔机和随车起重机。旗下知名品牌包括马尼托瓦克(Manitowoc),格鲁夫(Grove),波坦(Potain)及万国吊车(National)。
Manitowoc发展历程如下:
1.早期发展(1900年代至1950年代):
马尼托瓦克在1900年代初期成立,最初专注于铁路起重机的生产。
1930年代,公司开始扩展到其他类型的起重机,如履带式起重机和移动式液压起重机。
2.技术创新与国际化(1960年代至1980年代):
1960年代,马尼托瓦克开始研发更先进的起重机技术,包括液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1970至1980年代,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个销售和服务机构。
3.品牌扩张与多元化(1990年代至2000年代):
1990年代,马尼托瓦克通过收购多家公司,如格鲁夫(Grove)和波坦(Potain),扩大了其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2000年代,公司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增强了在履带式起重机和市场的领导地位。
3.进入21世纪后的创新与国际化(2000年代至今):
进入21世纪,马尼托瓦克不仅继续在技术创新上取得进展,还加强了在全球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公司推出了多款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起重机,如塔式起重机和随车起重机。
4.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马尼托瓦克强调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等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马尼托瓦克依旧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并且在服务方面进行创新,确保客户从每次起重作业中获得最大价值,以保证马尼托瓦克在起重机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8. Tadano
多田野是一家日本企业,创立于1955年。目前主要生产移动式起重机、高空作平台及特种运输设备。移动式起重机包括汽车起重机、越野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及伸缩臂履带起重机。
多田野发展历程如下:
1.创立与初期发展:
多田野公司由多田野益雄于1919年在日本香川县创立。
1948年,公司正式成立为多田野铁工所株式会社。
2.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
1955年,多田野推出了日本第一台液压汽车起重机。
1969年,公司首次向中国出口100台15吨液压汽车起重机,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初步布局。
3.国际扩张与收购:
1990年,多田野收购了德国法恩公司,这是一家老牌汽车企业,主要生产汽车起重机和牵引底盘。这一收购极大地扩展了多田野的产品线和市场影响力。
4.持续创新与产品升级:
1998年,多田野推出了亚洲最大的550吨级全路面起重机AR-5500M,该车采用7轴底盘,是日本迄今为止生产的最大型号全地面起重机。
4.全球影响力与市场地位:
2020年6月,多田野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排名第25,显示了其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重要地位。
2023年多田野起重机全球销售额为18.2亿美元,全球第八。未来多田野将加大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投入,预计到2025年,智能控制系统的普及率将达到60%。另外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来增强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9. 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H)于1994年成立,2003年上市。主营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和桩工等工程机械。其中,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和起重机械的占比较高,三类产品的营业收入总和占比高于90%。
三一重工发展历程如下:
1.初创与早期发展(2003年 - 2008年)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2006年,三一重工推出了中国第一台400吨履带起重机SCC4000,标志着公司在起重机领域的重大突破。
2.创新与市场拓展(2009年 - 2013年)
2009年,三一重工推出了SCC6500WE,被誉为“世界最大吨位的可变轨履带起重机”。
2010年,三一重工下线亚洲首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SAC12000,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1年,三一重工发布了SCC36000A,成为全球最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树立了世界吊装领域的新标杆。
3.国际化与全球领导(2014年 - 至今)
2014年,三一重工起重机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并在欧美市场取得显著成绩。
2016年,三一重工起重机全年销售额达到一个高峰,并在多个国家设有销售和服务机构。
2019年,三一重工发布了90000吨米的全球最大起重力矩履带起重机SCC40000A,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3年三一重工起重机全球销售额达18亿美元,未来三一重工将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低能耗、高体验的低碳化产品,通过电动化新品的迭代和核心技术的开发,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10. Palfinger
帕尔菲格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32年的奥地利公司,总部位于奥地利的Schrding。该公司主要从事技术和机械工程领域,是全球领先的液压起重、装载、搬运设备制造商之一。
帕尔菲格业务主要分陆工、海工两大板块。帕尔菲格陆工的核心产品是起重机,产品组合包括叉车、尾板和高空作业平台等。帕尔菲格海工板块同样是是全球领先的制造商之一,为海事行业提供高可靠性、创新性和定制化的甲板设备和装卸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起重机、救生设备、绞车和装卸设备。
帕尔菲格发展历程如下:
1.初期与发展
帕尔菲格成立于1932年,最初是一个小型车间。随着时间的推进,它逐渐发展成为起重机和起重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2.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
帕尔菲格在1959年和1976年期间扩大了产品线,并增加了生产能力。到了1999年,帕尔菲格成功上市,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财务和市场地位。
3.国际合作与合资企业
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与帕尔菲格集团合资成立了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随车起重机及其他特种车辆设备。
4.全球布局与市场覆盖
到2024年,帕尔菲格在全球11个国家拥有15家工厂,并在超过180个国家设有超过15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显示出其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5.产品线与技术创新
帕尔菲格提供从0.9吨米到116吨米的150余款随车起重机产品,其核心产品折叠式随车起重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显示其在液压起重、装载、搬运设备制造的领导地位。
未来帕尔菲格计划基于其“2030战略”,继续在全球行业中进行重要部署,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会。